2020年,是迫使很多行業開始進行自我變革的一年,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傳統產業突破增長的戰略關鍵。如何用科技手段實現降本增效提質,是科技型創業企業在傳統產業中關注的一個突破點。
天虎科技從創業者的角度總結過往放眼未來,推出《走牛2021》系列觀察。聚焦協助產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科技賦能力量,本篇文章是天虎科技對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楊偉航的訪談實錄。
深耕位置物聯網領域多年,四相科技通過高精度定位技術基礎上的位置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為公檢法司、工業智能、工業安全和智慧城市四大場景提供智慧化賦能,助力傳統產業實現降本增效。
四相科技
真正將技術結合場景,才能實現降本增效
四相科技的創始團隊成立于2012年,專注高精度位置物聯網,是行業內較早進入的企業,主要在公檢法司、工業智能、工業安全和智慧城市四大方向提供位置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
四相科技創始人兼CEO楊偉航認為,如果高精度定位技術只是單純地提供位置信息,其實并不能為產業帶來真正的效率提升;如何將技術的落地場景與應用空間相結合,快速、低成本地滿足客戶需求及創造更多價值,才是真正的行業趨勢。
“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目的之一就是降本增效,人力、物力和貨物流轉正是切入點。”楊偉航提到,“人力方面,廠區面積大,人員數量多,尋找、管理人員費時費力;物力方面,工具種類多數量大,位置不明確,導致資源重復配置、利用效率低;貨物流轉方面,多車間周轉的流程繁瑣,貨物跟蹤困難,間接降低了產能,影響了企業效益。”
要在復雜的工業場景中解決此問題,高精度定位就是很好的解決手段。四相科技通過UWB和IMU的信號級融合定位技術,取二者之所長,在工業場景實現了穩定的5cm定位精度,通過了防爆、防水、耐高低溫等認證,打造定位基站、定位標簽等底層硬件到頂層軟件平臺的位置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
定位數據通過GIS引擎呈現,實現生產場景在虛擬數字空間的可視化,四相科技使用自研的3D編輯器,將70%的工業場景常用模型標準化,降低建模成本50%以上。但是,如果可視化沒有和工廠的業務場景緊密結合,就無法滿足降本增效的真需求,就像GPS早在1993年就已完成部署,但直到近幾年才通過網約車、外賣、物流等場景充分應用起來。
四相科技通過算法引擎將解決制造業痛點的基礎功能抽象出來,形成了自動派單、態勢研判、事件預警、人員工具效率分析等標準算法模塊,已將定制開發效率提升了90%。再結合工廠的業務流程將這些算法模塊組合起來,實現調度、分析、決策自動化,打造出面對不同場景的定制化位置物聯網平臺。
在2020年,因疫情影響,部分行業的項目推進受到影響,但危中有機,反而促進了產品打磨升級及業務發展方向的聚焦。
進入2021年,四相科技進行了品牌戰略升級,明確公司將從高精度位置服務的踐行者向位置物聯網領域的賦能者進行轉變:從只是簡單地提供定位系統和位置信息,向將技術優勢、實踐經驗與場景結合,真正解決客戶應用痛點的同時幫助企業的降本增效,讓物聯網技術賦能各個行業。
隨著《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十四五"礦山安全生產規劃》等政策深入推進,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已成為礦山智能化改造的強制性要求。不論是政策強制要求,還是實際風險管控以及數字化建設的數據需求,區域定位均漸漸無法滿足。新田
四相科技礦用人員接近防護系統UWB人員身份識別方案,可融合不同電子圍欄技術,在實現預警區域、危險區域分級報警管控的基礎上,還能滿足政策和實際場景中對人員身份識別的需求,支持不同報警邏輯組合,減少誤報警和非必要停機造成的生產損失以及無權限人員誤操作設備事故發生。
2025年4月3日,應急管理部印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倉庫安全管理部分建設技術指南》,文中提出了對煙花爆竹企業人員定位的建設要求,要求實現庫房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核定人數時的報警功能。作為高危性傳統產業,煙花爆竹行業在傳承文化、